再忙也要找個伴

你是「不婚男」或「不戀女」嗎?你知道工作可能是害人無法結婚的絆腳石嗎?
(本報訊)《 Cheers 》 日前 進行「 2009年單身工作大調查」發現, 前四大最多單身族職業分別為:工程師、一般行政/後勤、教師、和業務;高達 7成7的單身上班族認為不容易在工作上認識交往對象,造成超過3成上班族仍多和學生時代的同學或朋友結婚;儘管困難重重,仍有 9成的受訪單身上班族還是期待婚姻。

《 Cheers 》 雜誌雜誌首開先例 , 針對單身與工作間的關係 ,進行網路調查,衝著「單身」兩字,短短半個月湧入 3,300多筆回填問卷,當中許多驚人觀念,挑戰大眾對單身族群的刻板印象:

*三大單身行業:一般行政/後勤、教師,和業務

單身跟職業有關嗎?依受訪者的職業分類 , 按單身者所佔比重從最高排到最低, 調查發現,「一般行政/後勤」是單身佔比偏高的職業,其次分別為教師、業務、行銷企劃、軟體工程師、政府相關機構行政人員等

行政/後勤單身比例居冠的主因是,工作環境單純 , 難以遇到適婚對象。以總經理祕書為例,座位大多設在總經理辦公室門口附近,連隔壁同事都沒有。一天下來最重要的談話對象, 就是往往已經結婚的總經理。若不積極向外打開社交圈,單身狀態難以破局。

至於名列亞軍的職業─「教師」,因為學校環境更是封閉,必須透過資深同事、校長等長輩引介,否則很難認識其他異性朋友。

不過,令人意外的是,業務、行銷企劃、記者/編輯、空服員、公關等,這些看似光鮮亮麗,比較容易遇見優秀對象的職業,竟也名列前50大榜單中。

分析原因,從事這類型職業 , 通常本身就有不錯的內、外在條件。加上工作環境中認識或共事的對象經常是社會佼佼者,眼界不自覺拉高 , 有時候會掉進自己跟他們是同一族群的迷思裡,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。

*三大單身主因:無交往對象、沒有機會認識異性、尚無適婚對象

《 Cheers 》調查發現, 上班族 3大單身原因是:無交往對象、沒有機會認識異性、尚無適婚對象(圖表2)。再進一步看 ,只有3成2的單身上班族目前有交往中的異性,也就是近7成單身者,在茫茫人海中,連個施力點都沒有。

專門舉辦單身聯誼的 SIP科學園區單身俱樂部總監盧瑞琪舉例,曾有擔任採購工作的女性上班族反映:「1天只能碰到6個男人,已婚主管、已婚同事、不投緣同事、快遞員、大廈管理員、老爸,怎麼談戀愛?」一番話道出了很多人共同的心聲。

*上班族約會好困難!平均每週約會不1次

生活被工作填滿的上班族,是否還有餘力約會? 《 Cheers 》調查顯示,高達 8 成 2 的單身上班族每週約會不到一次


對象難尋,是單身上班族最難克服的瓶頸。高達7成7的單身上班族認為不容易在工作上認識交往對象。而且已婚者的首要結婚對象來源,竟是學生時代認識的同學或朋友


校園情侶固然必須經歷畢業、男生當兵、找工作等幾段人生波折才能修成正果,但那種純真情感仍是愛情與信任的最大基石。

*工作造成的4大絆腳石

此外,綜合盧瑞琪,與長期跟不同產業合作的精英公關集團執行長嚴曉翠分析指出,因為工作而造成單身的絆腳石一共有4種:

第 1是工作環境。 例如教師、行政、財務是不容易自然認識異性的工作環境。若不積極打開社交圈,能夠認識新對象的人脈資源平均 1年會用完。因為當你是新進同事時 ,若發出單身或想結婚的訊息,通常熱心的已婚資深同事會幫忙搜尋好對象。但經過1年的撮合未成,資深同事的意願會逐漸降低,這時就必須靠自己爭取與努力。

第2是工作時間。像飯店與服務業從業人員,長期需要假日輪班,交往對象能否配合與體諒,將成為彼此能否維繫感情的關鍵因素。

第 3是工作壓力。 常聽到男性單身上班族說:「我想結婚,但工作很累,哪有時間與體力再去約會或經營感情。」尤其是工作壓力大的工程師、業務員, 最容易因為倦怠感,失去積極認識對象或培養感情的動力。

第 4是生涯拼戰時間點的差異。 「三十而立」對男女的意義各不相同。這是女性認為走進結婚禮堂的夢幻時間點,男性卻認為這是打拼事業的黃金起飛時刻。雙方有歧見之下 ,經常是女性積極說服男友走進婚姻,男性卻極盡拖延,拼命逃離禮堂,要是無法取得共識,便容易導致分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asymat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